退稅新政策中明確提到,我國將取消有色金屬出口退稅政策,部分有色金屬材料的出口退稅率由13%*低降至5%。
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我國正積極運用稅收杠桿,抬高戰略性有色資源產品出口門檻,以抑制多年來資源過度消耗畸形出口的局面,保障這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畸形出口導致寶貴資源過量消耗
“從這次出口稅率調整,可以看出國家對限制戰略性有色資源低水平出口的決心。”中國鎢業協會副秘書長祝修盛說。
近年來我國不遺余力地整頓戰略性有色資源開發秩序,但由于利益驅動,仍有一些地方存在較嚴重的亂采濫挖和低水平出口的現象。
我國稀土產量位居世界*,由于過量開采,稀土價格在低谷徘徊的現象已經持續多年。去年中國稀土產品出口量為5.49萬噸,是1990年的9倍,但平均價格卻從每噸1.36萬美元下降到0.73萬美元,跌幅達46.2%。“這與我國有色資源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有關。”祝修盛說,目前我國初級鎢品占據鎢出口總量的七成。
由于有悖保護性開采原則和產品附加值低下的礦業通病,我國有色資源在世界所占比例開始下降。中國鎢業協會表示,按照目前的產量,我國現有鎢儲量和基礎儲量的靜態保證開采年限僅為12年和23年。
“如果不注意節約利用,我國有色資源將很快出現嚴重短缺。”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柳正對此憂心忡忡。
劍指“兩高一資”
實際上,為扭轉有色資源畸形出口的局面,早在今年4月1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就將精煉銅及銅合金的出口暫定稅率由5%調至10%,銅材的出口暫定稅率由0%調至10%。
為加大調控力度,相關部門還從源頭抓起。國土資源部下達今年鎢礦、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全國停發新的鎢礦和稀土礦采礦許可證。引人注目的是,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是稀土自1991年被確定為保護性開采礦種以來*下達。
此前,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已將鎢、錫、鋅、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8%下調至5%。
但是,這一系列調控的“組合拳”并未收到預期效果。以鎢、鋁為例,中國鎢業協會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鎢品出口量達到15415噸,同比增加8.5%,創近五年同期鎢品出口量新高。今年前7個月,全國鋁材累計出口631920噸,同比增長62.1%。
業內人士分析,鎢品、鋁材出口劇增,除國外價格高于國內之外,過高的出口退稅率也成為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專家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有色金屬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以鋅為例,從2004年開始,我國從鋅凈出口國轉為凈進口國。2005年進口鋅錠62萬噸,同比增長了34.7%。“在國內生產還不能滿足的情況下,還繼續實施出口退稅的政策鼓勵企業出口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對有色金屬品種影響不一
細分之下,不難發現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不同有色金屬品種的影響不一。
此次鋁制品出口退稅率僅由13%降為8%至11%。長期跟蹤研究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的專家、江西省有色金屬行業管理辦公室的饒振華認為,因鋁材出口利潤可觀,退稅新政策難以從根本上遏制國內鋁材出口的局面,預計我國下半年鋁材出口仍可能保持較快增長。
此次涉及銅產品的出口退稅調整包括:取消精煉銅、銅合金和銅及銅合金粉末的出口退稅;將其他所有銅加工材和銅制品的出口退稅率一律下調至5%,下調幅度遠遠超過鋁材。由此可見,國家對抑制銅產品出口的意圖明顯,即“不鼓勵出口、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
“這次調整對于銅加工業影響頗大。”國內一家大型銅業集團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今年下半年以來,銅價一直在7500美元/噸的高位上徘徊,此次降低8%的出口退稅,相當于企業每噸銅材出口減少收入五六千元,這對以出口為主的國內銅加工企業將是重大打擊。
“在有色金屬資源儲量減少、自我保證度低的情況下,取消和削減出口退稅,抬高資源類產品出口門檻正當其時。”饒振華評價說,“國家此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有利于抑制大部分有色金屬品種的出口量,也必將加速有色領域生產、加工及貿易企業的優勝劣汰。”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