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格林美舉行的投資者調研活動,公司在印尼的鎳資源項目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
不久前舉行的第九屆亞太不銹鋼產業大會上,印尼鎳礦商協會總秘書Meidy Katrin表示,印尼計劃效仿此前的鎳礦出口禁令,對鈷、煤炭等12種礦產資源以及16種非礦產商品實施新的出口禁令。如果禁令實施,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
格林美副總裁兼董秘潘驊在回答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提問時表示,稀有礦產對于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重要的戰略儲備,公司尊重、認可、接受對方國家的政策。
“公司目前在印尼擁有15萬金屬噸MHP(混合氫氧化物沉淀產品)冶煉產能規劃,其中6.5萬金屬噸已全面滿產運行,另外2.5萬金屬噸項目已于今年10月如期完成建設,開始投料調試并已成功產出產品,公司剩余在建鎳資源項目均在快速推進,預計將于年內全部建成投產。”潘驊說,屆時,公司將基于已建成的鎳資源產能實現鎳、鈷材料全自供,得益于公司前期的布局,該禁令對于公司未來在印尼的長期發展有利,但對于沒有進行稀有金屬冶煉產能布局的企業來說,未來可能受限于印尼出口限制,原材料成本可能會進一步升高。
“我們認為,對于鎳、鈷等新能源金屬原礦施加出口禁令,會進一步筑寬公司的護城河。”潘驊表示。
作為三元電池的關鍵成分,鎳在中國的探明儲量僅占全球儲量的2.45%,印尼已探明的鎳儲量為5500萬噸,占全球儲量超40%。在印尼目前300余座鎳礦中,有80%位于蘇拉威西島。原礦開采出來后就近冶煉,可大大降低鎳的成本,印尼蘇拉威西島成為格林美出海的橋頭堡。
就在11月10日,格林美與淡水河谷印尼公司在印尼總統的見證下,簽署了一項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建造一個鎳資源高壓酸浸綠色冶煉廠(HPAL 工廠)及其配套基礎設施,將來自淡水河谷印尼公司一個礦區的部分鎳礦加工成符合市場標準規格的含鎳和鈷的混合氫氧化物沉淀產品(MHP),并考慮開發正極和前驅體工廠(下游工廠),共同打造世界*的印尼本土技術、本土人才的綠色鎳資源園區。根據協議,該項目按照6.6萬噸/年設計目標產能的HPAL工廠和配套設施,資本支出不超過14.2億美元。
記者了解到,國家正在推進的以舊換新政策,讓格林美的循環回收業務迎來契機。潘驊介紹,公司通過與中南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拓展循環回收產業鏈,搭建“格林回收”數字平臺,與京東合作擴展回收渠道,多方布局回收業務。潘驊表示,公司將借助政策東風加強家電回收、汽車拆解等領域的*優勢,深度參與國家“以舊換新”戰略,同時繼續擴大回收朋友圈。
格林美是全球*大的鎳、鈷、鎢回收企業。被問及上半年公司電子廢棄物綜合利用和鎢資源回收利用業務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穆猛剛解釋,主要是受電子廢棄物補貼政策調整影響,公司主動減少了拆解規模,其次,鎢金屬價格上漲也導致了成本上漲。2024年,公司已發出極限降本的強力行動計劃,實施毛利率提升工程,創新升級,強力恢復業務的盈利能力,主要產品毛利率有顯著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回收拆解動力電池2.30萬噸(2.63GWh),同比增長16.78%。目前,格林美已經在中國建成五個動力電池回收與處理中心,均為工信部綜合利用規范“白名單”企業,企業數量位居行業*,覆蓋中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華中等核心區域,構建了覆蓋中國東西南北的動力電池回收網絡與處理體系,年回收處理的退役動力電池占中國動力電池報廢總量的10%以上。全球范圍內,公司還在韓國、印尼合作建設了兩個動力電池回收處理中心,有效實施對退役動力電池的梯級再利用以及鋰鎳鈷關鍵礦產資源的完整回收。
目前,公司已與比亞迪、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廣汽集團、億緯鋰能、東風乘用車、山河智能、瑞浦蘭鈞等全球超8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定向循環合作模式,積極打造“溝河江海”的全國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綠色制造到制造綠色”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模式。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