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金屬3D打印機,成功開發(fā)了內部結構復雜的硬質合金模具。除名古屋大學外,旭精機工業(yè)、富士見株式會社和愛知產業(yè)科學技術中心也參與了該項目的開發(fā)工作。
據(jù)名古屋大學介紹,目前鋰電池的硬質合金外殼通常為使用“深拉沖壓成型法”制造。然而,硬質合金由于其硬度而難以加工,并且存在難以制造復雜形狀的問題。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控制價格,在壓制成型過程中有效地冷卻模具并在線測量溫度、負載等以及安裝冷卻管和傳感器變得很重要,這些都要求模具結構復雜。
在此次合作開發(fā)中,富士見通過優(yōu)化原材料配方、調整粒度分布和粒度密度,首先開發(fā)出適合使用金屬3D打印機建模的硬質合金粉末。名古屋大學和愛知產業(yè)科學技術中心推導出了激光照射和熱處理方法等建模條件的*佳條件。結果,他們使用金屬3D打印機成功地生產了各種形狀的硬質合金,同時防止了裂紋。
旭精機工業(yè)使用3D打印的硬質合金,成功生產出內部結構復雜的硬質合金深沖模具,可以在內部安裝冷卻管和傳感器,并證實該模具可應用于產品生產線。
該項目的研究成果能夠使鋰離子電池產品等大型部件的精密成型成為可能,有望為汽車行業(yè)產品的性能提升和輕量化做出貢獻。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jù)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fā)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