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贛南開始了。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國務院正式批復兩周年之際,一度被邊緣化的贛南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而兩年前,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使之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加快江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是,這個占江西全省國土面積30%、人口占全省總人口50%,包括有38個縣(市、區)的區域發展規劃,卻遺漏了贛州這個在江西舉足輕重的地區--這個規劃區涉及到了江西11個設區市中的9個,卻沒有包括萍鄉和贛州。
"贛南無疑被邊緣化了,這不僅對整個江西的發展有失平衡,對贛南的發展也是個遺憾。"長期跟蹤研究贛南貧困問題的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程宇航說。
贛南已成為江西振興的短板,但贛南的發展舉足輕重。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曾說:沒有贛州的小康就沒有江西的小康,沒有贛州的現代化就沒有江西的現代化。
被邊緣化的贛南老區
贛州俗稱贛南,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即中央蘇區的主體,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贛南歷史悠久,遠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舊志稱其"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沖",是"承南啟北、呼東應西、南撫百越、北望中州"的戰略要地。
內河航運繁盛時期,贛州以其發達的水運,成為宋朝*發達的城市之一。近代以來,隨著鐵路運輸和海運大行其道,群山阻隔的贛州逐步被邊緣化。
革命戰爭時期,贛南再次全國矚目。這里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地帶,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所在地就在瑞金。贛南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
戰爭給贛南帶來的創傷至今難以愈合,加上經濟投入不足、資源稟賦較差、交通閉塞、產業結構單一等因素,贛南社會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江西省社科院的統計顯示,2011年,贛州市人均生產總值只是欠發達的江西省均值的61%,人均財政收入只占全省的58%,農民人均純收入只占全省的6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全省的91%。按國家*新的貧困線標準,這里有貧困人口215.5萬,占全市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貧困發生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6.5個百分點。
程宇航指出:"贛南老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欠債甚多,但在投資方面不僅未能超常發展以縮短差距,反而趕不上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此一來的結果必然是舊債未還又欠新債。"
以2010年為例,贛南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只有682.6238億元,只占當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0.25%、全省的8.1%,遠遠低于贛南人口占全國、全省人口的比重。
其中,贛州是江西*大的設區市,其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將近1/4,面積占全省的將近1/5,但2010年贛南的固定資產投資卻只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12,不僅大大低于省會南昌市,甚至低于無論人口還是面積都少于贛南的上饒和吉安。
除了戰爭創傷、自然條件等限制外,贛南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也與贛南選擇的發展路徑,江西省乃至中央對這個區域不夠重視也有直接關系。
贛州市委黨校副校長張卿均指出,贛州一直以農業為主,沒有適時調整產業結構,還保持在農耕文化階段。到現在為止贛州也沒有什么大工業。贛南人民原來的優勢一是讀書,二是養豬。改革開放初期,贛州人拉一車豬到廣州換不回半車健力寶。之前,國家還騰不出手來扶持贛州,而由于贛州基礎條件差也難以吸納外來資本。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尹繼東也認為,現代社會沒有工業就不能夠富裕,贛南整體發展質量還不錯,但贛南各縣、市的工業基礎比較落后,工業比重低,沒有像樣的產品和品牌,這是贛南整體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
贛州市前交通局副局長、贛州贛商聯合會劉昌民秘書長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贛州都是國家大工業布局中被遺忘的角落,"一五"期間,國家只在贛州興建了一個水電站,而本省的一些大項目如煉油、汽車制造、鋼廠等等,也都被布局到了交通便利、條件更好、有大市場支撐的九江、南昌等地。至今贛州也沒有什么大項目,世界500強企業在贛州落地的更少。
其實,贛州還是有一定的資源優勢的,贛州鎢的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六分之一,稀土儲量也非常豐富。但在劉昌民看來,贛州的鎢、稀土等都是由國家開采的,贛州一直充當原材料供應地,資源優勢沒有變成經濟優勢。
贛南新起點
早在2010年11月19日,贛州市委史文清書記在向省委蘇榮書記匯報工作時 ,就懇請省委、省政府盡快啟動贛閩粵原中央蘇區縣發展振興規劃工作。
2011年11月到2012年2月,史文清親自部署了對贛州市情的全面調查,開展了貧困狀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等66個專題調研,形成了《贛南蘇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2012年2月中旬史文清主持召開了四屆市委第十四次常委會,組建駐京工作組等機構,全面推進贛南蘇區振興工作。
張卿均回憶,省委書記蘇榮曾13次親臨贛州考察調研,并多次強調"沒有贛州的小康,就沒有江西的小康;沒有贛州的現代化,就沒有江西的現代化"。省委副書記、省長鹿心社到江西工作不到1年的時間,就先后5次到贛州考察。在推進贛南蘇區振興計劃的關鍵時刻,蘇榮書記、鹿心社省長數次赴京或致信,專門向中央領導匯報。
去年以來,劉昌民陪同贛州市長冷新生先后5次到交通部拜訪交通部長李盛霖,為贛州交通建設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扶持。
"我們希望將贛州境內的幾條支線高速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并改造4條過省國道;盡快開通贛州到南昌、廣州和深圳的城際高鐵。總之,希望將贛州建成立體的區域交通綜合樞紐。"劉昌民說。
產業是支撐一個地方持續發展的基礎。尹繼東認為,鎢、稀土等礦產資源是贛南發展的重要支柱。今后,贛南應站在產業鏈更高端的位置,打造贛南品牌、標準,并推進物流、零售系統。此外,贛南不能只寄希望于國家的優惠政策,要看清楚贛南的優勢在哪里,利用好良好的外部條件,做出自己的特色,否則就算有各種優惠政策,贛南也不一定可以發展起來。
而對于贛州目前熱衷于承接廣東等地產業的做法,各界人士也有不同觀點。原籍贛州于都縣、中國名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琳璘認為,贛州不要老是與別人拼工業,不能將眼光一直盯著這上面,贛州一直希望承接別人的產業轉移,這種思路可能也需要反思。贛州的產業配套并不成熟。
贛州雨軒匯董事長胡泉英認為,贛州當下的優勢不在工業。贛州有青山綠水的資源,有紅色旅游資源,80%的人口是客家人,有悠久的歷史。贛州本身值得大做特做的東西很多,值得挖掘的資源很豐富,贛州沒有必要模仿別人,要走出一條自身特色之路,比如,贛州可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尹繼東認為,贛南要迅猛發展,就要打破傳統行政區劃,要按照區域而不是區劃的概念發展。在南昌與廣東之間,贛南與廣東的聯系更多,廣東直接影響著贛南,贛南人的觀念也多受廣東的影響,贛南人也更想到廣東做生意,南昌作為江西的行政中心對贛南的經濟輻射還不如廣東對贛南的輻射。
贛州的新老難題
張卿均教授指出,作為欠發達地區,贛州必須加快發展,迅速積累起足夠的經濟總量;其次是轉型發展;實現跨越發展。但贛州發展必須解決一些難題。首先是資金來源,雖然國家有據說高達百億元的資金支持,但地方還需相應的配套資金。
去年,贛州市GDP只有 1100多億,財政收入只有180多億。在這樣一個吃飯財政的結構下,如何籌措基礎建設、民生工程等所需的龐大資金,將成為贛州市委市政府必須解決的*個難題。
此外,贛州條件相對比較差,高素質人才還很難一下子聚集很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贛州,如何與廣州、深圳、上海等地競爭優質人才?人才不到位,新型工業化將很難落地。
而記者在贛州幾天內連續走訪贛州當地部分官員、企業界和普通民眾,大家給出一個比較統一的說法是,這幾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尤其是這一屆主要領導的思想很開放,做事很有魄力,服務意識很強,其執政意識的先進程度可以與沿海發達地區的黨政領導媲美,但是,贛州市以及下面一些縣市官員尚存在嚴重的官本位思想;一些具體部門的辦事人員自保心態強,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心態,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更缺乏創新,辦事效率低下。
一名外地來贛州投資的企業表示,這種心態嚴重影響了贛州的投資環境、削弱了外來投資的信心。另一名在贛州發展的民營企業家擔憂:贛州部分官員的思想跟不上廣州、深圳等發達地區的官員,經濟怎么可能趕得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贛州市政府官員也針鋒相對地指出,贛州部分基層政府、個別部門的心態和作風不符合政府轉變職能的要求。這或許嚴重阻礙贛州的進一步發展,嚴重損害贛南民眾的長遠利益。
贛南振興的中部效應
當然,贛南之于江西的這種非均衡發展在中部地區具有普遍性。
贛南、晉中南、皖北、湘南等地區又是整個中部地區的相對落后地區。贛南振興的成功,無疑將為中部諸多類似短板的彌補帶來強大的示范效應。中央給贛南的5個定位,*個就是將贛南打造成為革命老區經濟振興的示范區。
在張卿均看來,這將彌補國家中部發展戰略的一個戰略洼地。近幾年,贛州周邊地區的振興戰略此起彼伏--贛州北邊是鄱陽湖發展戰略,東邊是海西發展戰略;西面是長株潭發展戰略;南面是珠三角發達地區。只有贛南地區缺少發展的亮點。"此次中央給予贛南地區的支持正的,將彌補中部發展戰略中的這塊贛南短板,讓贛南的發展如虎添翼。"
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遞進效應,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尹繼東指出,增長極總會有一些中心,逐漸地帶動周邊的發展、向周邊擴散。贛南地域范圍比較廣,其增長極中心--贛州又沒有比較好的產業,這樣的問題是不能在短期內解決的。強化贛州的發展,給它更多政策扶持,就能發揮更好的拉動核心作用,從而使贛南18個縣都發展起來。
尹繼東認為,江西在中部地區來說是比較落后的,現在安徽的發展也超越了江西,江西在中部已經墊底了。如果中部地區內部的一些區域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能推動省域的發展,而省域的發展又推動了中部的崛起,這對國家整體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贛南等老區獲得了中央政策和資金的強力政策支持,獲得了振興的便利條件,但是,對于晉中南、皖北、湘南等沒有獲得特殊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地區來說,他們又該如何追趕、自救?這恐怕是這些地區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